课堂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谋士系统在三国 > 【终章】
    第271章二合一(含一章营养液加更)

    战争结果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, 在不存在天灾人祸等因素干扰的情况下,在彼此智力不存在断崖式差距的前提下,没有什么以弱胜强的桥段, 也没有什么反败为胜的剧情。

    曹操与孙权双方势力的战争, 最终以曹操的胜利告终。

    一场毋庸置疑的胜利,之后就是本就松散的内部随之纳头便拜。

    这一次陆离得到消息的时候没有任何滞后性,倒不是说他被曹操召唤到前线来了,而是当曹操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胜利,系统的播报也随之到来了:【历史改变进程目前进度为100%, 进度固定,任务结算中……】

    陆离以为至少应该要打败孙权、刘备这两个历史既定的敌人,甚至可能仅仅只是如此都还不够, 或许还需要一统天下后改朝换代,再加上将司马家处好,这样才算是彻底改变。

    可事实却是只是打败孙权, 任务就已经完成了, 明明已经等这一天等了几十年了,此刻陆离却莫名有种幸福来得好突然的感觉,个人晕晕乎乎了好几秒钟。

    人一旦晕了,各种奇怪想法就容易冒出来, 虽然不知道系统是怎么判定的,但是刘备的牌面在哪里?

    这是默认对方会随之失败, 还是判定了对方没有继续与曹操为敌的可能。

    不管是哪一种,这可真的是太好了。

    【任务结算】的声音响起后没多久,就传来了【结算成功】的提示音, 然后就是系统的联接提示,陆离看着上面的接听与拒绝按钮, 不由轻轻挑眉,这个时候倒是看起来正规了,还给了他选择的余地。

    虽然很想要遛一遛系统,但陆离也怕迟则生变,更不想要横生事端,他点下了接通选项。

    没有过多的寒暄废话,简单的恭喜过后,系统直接来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:【请确定任务奖励。】

    任务奖励是一个愿望,在系统说完之后,一个写着原本说好的拯救世界愿望的面板出现在陆离面前。

    上面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确认,一个则是修改。

    原来还可以修改啊,陆离对此毫不意外,然后没有半分犹豫的点击了确认。

    做人就是要有始有终嘛,而且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,陆离害怕自己多思考一会儿,就要有许多纠结选项了。

    一个可以拯救世界的愿望,等比换算一下,可以实现的东西太多了。

    陆离到底也是个人,有着属于人性低劣的一些特质,比如说贪婪,比如说自私,比如说欲望……

    还是不要考验自己了,陆离担心自己经不起考验。

    对自己很有数的陆离迅速完成了愿望的确定,现在,游戏也通关了,奖励也领取了,似乎到了该跟系统说再见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有些话这个时候不说,好像就再也没有机会说了,陆离:【虽然你可能目的不纯,但还是应该跟你说声谢谢,好歹给了我第二次活着的机会。】

    系统没有反驳陆离所说的【目的不纯】,他就只是沉默的听着。

    陆离本来还有挺多话想要说的,比如说对方所谓的捷径,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所谓的捷径啊,很多东西从来都是公平的,想要拯救一个世界却不通过正规途径,那怕是要拿着另一个世界来换吧。

    只需要他在这个世界选择一个阵营之后活到60岁,怕不是让他作为坐标给谁提供地点呢吧。

    有关这一点,在确认心愿之后,个身体都为之一轻的感觉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据。

    世界不喜欢他的原因,系统说的那些或许都包含在内,但还有一个绝对是因为系统的捷径吧。

    谁会喜欢一个可能给自己带来毁灭的存在呢?!

    有许多质问的话在此刻完全能够脱口而出,但是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,陆离不清楚系统的过去,也无法干预对方的未来,他们只是在“现在”同行了一段时间的两个各有目的的存在而已。

    人有的时候,是该要难得糊涂一些的。

    陆离压下了那些有关抱怨、有关质问的负面情绪与言语,或许是因为此刻成功的喜悦与放松还不曾消散,又或者是因为他刚刚说的话真的非常真心——他是感谢系统的。

    毕竟在还想要活着的情况下面临死亡时,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改变的机会的。

    陆离最终只是笑了笑:【那么,再见了。】

    系统:【……再见。】

    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。

    送走了带着愿望一起离开的系统,陆离其实也不知道愿望到底会不会实现,也不清楚世界没有人拯救的话会不会真的毁灭。

    他只是选择了相信,毕竟人活着是需要有点目标在的,而他并不是一个特别勇敢的人,如果没有一个目标推着自己,可能真的就山里蹲一辈子也说不准呢。

    现在,目标完成了,好像放下了一件沉甸甸的心事,又有点无处可去的迷茫。

    目标完成了,接下来要如何呢?

    要不先写封信把曹操给骂一顿?

    这个想法没有在陆离脑海中停留太久,毕竟对方也没有什么值得骂的地方,又不是压榨人的黑心老板,别管是钱还是权,对方都没有少过他的。

    那么接下来先看着对方天下一统,改朝换代来一把,至于之后,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吧。

    心无牵挂的陆离给人的感觉,就是个人看起来越发仙气了几分,好像突然就突破了一个大境界一般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曹操那边获胜的消息也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虽然结果陆离是没有半分延迟的第一时间知道了,但是这个过程还是处于一个未知状态的。

    现在过程送过来了,陆离本来就是准备出于礼貌看一下,免得日后说起来自己因为并不知晓而插不上话,但这一看眼睛就直接被粘在上面了。

    陆离:嗯……嗯?!

    一开始还是很军事且现实的,但越往后看,尤其是看到孙权那边的情况,怎么看起来这么不科学呢。

    孙权等人败了,但是他们没有投降,他们跑了。

    都不说别的,跑了这个结果本身就已经很离谱了,他们又不是陆离这种一人吃饱,全家不饿的,一个个都属于家大业大,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

    而且自家地盘都变成曹操的了,他们能够往哪跑?

    答曰:往海上跑。

    据说他们船造的相当高级,曹操这边追过去最后却也只能望洋兴叹,完全没有办法继续追赶。

    高不高级的,陆离就想问问领先世界多少年,能不能留下点技术给大家参考一下。

    虽然他们跑了,但并没有带着所有人一起跑,至于担不担心这些人以后怎么办,这就体现出这个时代各个家族分头下注的优越性了。

    本来他们的情况就没有到一个会被牵连着全都杀掉的地步,再看看曹操阵营中的自己人,存续方面完全不存在什么大障碍。

    便是孙氏本身,孙权不愿意投降,可孙氏有愿意投降的,你看看朝你投降献城的人,你好意思对着对方家族下手?

    可就算是后顾无忧,这难道可以成为你们义无反顾的往海里跑的原因吗,这年头的扬帆远航风险可是很大的,他们一个个的有什么出海经验吗,怎么就敢这么莽呢?

    不过想想,孙权貌似不准备投降,比起直接死掉,干脆去赌一把似乎也不是不能解。

    毕竟一个是百分百死,一个则是还有可能活,怎么选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嘛。

    虽然面对曹操失败了,但好歹也是天命之子呢,横穿太平洋开拓新大陆似乎不太现实,但是往北边走,有好多岛屿,往南走,也有一片大陆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孙权那边的造船业造出来的海船,支不支撑得起这份远航了。

    要让陆离选的话,他真心希望对方可以。

    扬州的收尾工作是由曹操亲自做的,对方好似也感知到了这份胜利对自己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一般,半点没有因为胜利产生什么骄傲的情绪。

    也许正是因为如此,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。

    陆离还想过对方会不会顺势将刘备也给解决了,可曹操好似因为这场胜利突然就多出了耐心,没有选择乘胜追击,反而慢条斯的进行着布置工作。

    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”,曹操如今对刘备做的就是前三者,他没有去攻打对方,但也限制了对方向外扩张的军事行动,外交上一边与交州联络使其与之断交,一边派遣使者前去游说。而武力上,此次对战孙权的大胜岂不是最好的武力展示。

    刘备那边不论是天时、地利,还是人和,对上曹操都称不上是占优。

    现在双方虽然还不曾动兵,但曹操这边属于时来天地皆同力,刘备那边则是运去英雄不自由。

    时运与气运是不一样呢,后者可以归为个人运气,而前者……时势造英雄。

    不过刘备这位英雄也是很“适时”的,没办法,虽然是气运之子,但刘备从来就没有体验过什么的天眷顾的好运气,他要是归类到主角里面,应该属于草根奋斗还总是遇到各种坎坷的类型。

    因为经历过于坎坷,除了陆离很笃定他就是这个时代的气运之子之一(曾经的),便是那些精通《周易》的看到刘备,都得怀疑一下自己的水平。

    刘备他属于那种又倒霉又幸运的类型,幸运在总是能够逢凶化吉、绝处逢生,倒霉则在于他总是逢凶,总是走到绝处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陆离可没有心思关注刘备,他看着可以说有一段时间没有见的曹操,感觉对方变化挺大的。

    巧了不是,曹操也有类似想法。

    他莫名觉得陆离看起来有些不一样了,可具体哪里不一样,却有些看不明了。

    而让陆离没有想到的是,原本说要解决孙刘之后给自己答案的曹操,如今好似已经做好了给出答案的准备,并且立刻就要给了。

    刘备的牌面到底在哪里,不过要是按照刘璋来算孙刘,这样倒也不算有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曹操会怎么说?

    陆离有些好奇,又有些期待。

    都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,曹操总不能再等到儿子那一辈,自己做什么周文王吧。

    而曹操这一次也是真的坦诚:“操欲食之九鼎。”

    这话简直超乎陆离想像的直白,士用三鼎,卿大夫用五鼎,诸侯用七鼎,天子才用九鼎。

    按来说,他现在任务都已经完成了,完全可以放飞自我的给出想要给出的回应。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

    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,还是习惯成自然,陆离有些复杂又有些释然:“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,自然也没有必要有什么大惊失色的反应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彼此,都不由陷入了某种沉默。

    曹操发现有些话真的到了时候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。

    那是违背礼数与恩义的不臣之心,却也是最真实的野心与欲望。

    有为了臣属的部分,有为了百姓的大义,更有属于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,太美丽,太动人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陆离看来,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实也很动人,尤其是直白中也没有完全丢掉不忍,真的让人不太想对他说不。

    陆离本也没准备对他说不,从一开始就没有。

    陆离:“明公可是主意已定?”

    曹操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绝不更改?”

    曹操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“史书工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曹操:“史书工笔又有何妨,不愧己心,不负天下。”

    非要说的话,只是辜负了汉室而已。

    陆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,如今你辜负了汉室,日后你曹家子孙不孝,也自有报应在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,陆离只是点头,然后回以一个说不出什么情绪的微笑。

    个人在这个话题中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可以给出了,毕竟真的挺难言的,还是不言比较好。

    看出了陆离的态度没有过于反对,这对曹操而言已经足够了,对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,他其实也不怎么想继续跟陆离说这种有些危险的话题。

    曹操道:“伯安看起来心情甚佳,可有喜事?”

    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,可惜不能跟别人说,陆离:“明公得胜,如何不喜。”

    陆离真的变了,曹操更加笃定这一点,如果是之前,他会将这话说得有十二分的真,让人产生不了一点怀疑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对方明摆着一副我随便找个由骗骗你,你最好不要太多事,充满着一股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疯感。

    伯安,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给出的答案吗,还是说……直到二十年后,我才窥见了你真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,对方真实的模样或许从未遮掩过,那些书写在字里行间的明嘲暗讽,无一不彰显着创作者的肆意与不好惹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人觉得人应该不会这么直白,再加上见过对方之后,忍不住往好处想,就会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,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了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对吗,伯安。

    之前见不到人的时候,虽然书面交流从来没有减少,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,现在真切见到人了,很多想法突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曹操:“待诸事皆毕,可回洛阳否?”

    陆离很明白这话的意思,一方面是问他想要继续地方为官还是回归中央,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新朝定都洛阳。

    陆离:“自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战事之后,曹操也不是闲下来了,拿出了半天来跟陆离交谈,剩下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离开,陆离看到了仿佛卡好点等在那里的好友。

    陆离:“奉孝。”

    郭嘉虽然认识陆离的时间要比曹操一些,但这不妨碍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,老板这种身份,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隔阂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有我这般聪明呢,虽然其实也没能完全看穿陆离的秘密,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郭嘉此刻开口:“恭喜伯安,得偿所愿。”

    陆离:……

    奉孝,有一说一,你聪明的有点小吓人了。

    惊吓一瞬后陆离接受良好,拉着郭嘉问起了战争小细节,这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需要瞒着的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陆离有幸知晓了追随孙权一同离开的人员名单,以及孙权临走前也没有忘记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东豪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孙权一行人顺利到近乎离谱的杨帆远航。

    先是小小造船厂,实际非常行,在没有大规模资金与人力支持的情况下,硬是如同肝上长了个人一般,帮着孙权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——海船。

    再让他们进行复制制造,在给钱给人的情况下,一时半会都造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郭嘉亲自去看过,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。

    这运气,也幸好是用在了战败跑路上,这要是用在战场上,郭嘉都觉得很玄乎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绝对赢不了,而是即便赢了,恐怕也要赢的非常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虽然他身边本也不缺让人感到怀疑人生的存在,但朋友还好说,变故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自从得到荆州之后,曹操这边似乎就进入了一种一年一个小目标的稳定模式之中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、扬州,来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的,事实上战争还没有开始,凉州那边的诚意就已经送过来了,交州虽然还没有正式表态,但从之前给出的种种暗示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意外出现的可能,除非曹操在刘备这里栽一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可惜,别管是天时地利人和,目前刘备占据的真的不多,天时是如今曹操势如破竹、大势难逆,地利是益州本地许多核心官员都早已投靠曹操,能够清晰为对方描画益州情况,人和则是战乱已久,天下期待安定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操没有屠城,很多事情从这一点不同就足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向汉室,但比起汉室,如今的曹操显然更像是天命所归之人。

    明明还有两个并未完全归属的州,但在很多人看来,刘备是曹操在某种战争中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对方汉室宗亲的身份,这场战争中还莫名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既视感。

    以往总是忍不住要念叨几句戒奢戒躁的陆离,这一次出奇的沉默,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会自傲,还是他已经自傲起来觉得曹操肯定会赢,所以不用叮嘱什么。

    别管陆离是怎么想的,曹操还真的有那么点不适应,然后习惯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。

    只占据几郡之地的刘备,似乎用不上曹操亲自出征,但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吗,而且这极有可能是统一过程中最后一场内部军事战争。

    曹操不仅自己来了,还带上了曹昂。

    结果该怎么说呢,竟然跟孙权的有异曲同工之妙,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成了真,他们真的往更南边跑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事还有一些连带后果,比如说在凉州与交州相继献上“忠诚”,曹操与刘协之间“你情我愿”的三辞三让开始之后,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小骚乱,并且出现了许多心向汉室的人都往刘备逃跑的方向跟着跑了。

    最令陆离感到惊讶的是,跟着一起走的人还不少呢。
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后,曹操还特意多看了他好几眼,似乎生怕他也要跟着一起跑。

    一起跑,我吗?

    抱歉,陆离最多就是有辞职不干的想法,倒也不至于跑路去开荒。

    第一年孙权战败,任务完成。

    第二年刘备战败,向南转移。

    第三年曹操登基,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职的陆离,只觉得一切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些。

    洛阳之前毁的比较彻底,但是曹操在打败孙权给了陆离一个答案之后,就已经开始都城建设了,如今倒也还算是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面对新的职位与官服,陆离看着自己写好的“辞职信”正在思考之中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陛下抱着一个盒子来找他了。

    毫不心虚的陆离动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状,然后将那份书写着辞职相关的文书塞进了一堆文书之中。

    明……陛下,你的多疑在哪里,怎么就这么跑出来了,虽然如今的宫殿暂时还没有原本的那般好,但至少它新啊,这年头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个不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陆离起身拱手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拉着他相对而坐,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,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与活字印刷字块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有些遗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“辞职信”的地方,好吧,看来你暂时还不能与某人见面。

    有些战争结束了,有些战争却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谁,如今的陆伯安已经不是昔日的陆伯安了,如今的陆伯安是宁可我创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创我的陆伯安。

    只是来跟对方商量的曹操:……